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历史与工业文化融于社区建设广州荔湾协和社区秀出新活力
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协和社区面积0.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23人。辖区内有广州协和学校、广州监狱等多个机团单位,曾是广东第一工业园区,也见证着广州近现代工业文化的历程,社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老旧面貌亟待提升。
2023年初,在广州市花城社区“绣花”行动中,荔湾区协和社区被纳入荔湾区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重点对象。在此次培育提升工作当中,协和社区居委会持续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培育容貌品质社区,深度挖掘社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和协和学校历史,打造居民满意的宜居环境。
走进协和社区,随处可见的是崭新的楼栋外墙、各种介绍当地人文历史风情的宣传栏和墙绘,以及整洁的绿化卫生环境。据协和社区居委会主任林雨婷介绍,此次的培育提升工作过程中,社区的外立面和楼道被全面翻新,其中华业里小区翻新外墙共9栋,更换破旧雨棚共1560个、空调外机罩1170个。
林雨婷向南都记者分享了协和社区里的“22号楼9盏灯泡”的故事。“22号楼没有公共的电表,因此也没有公共的楼道灯。于是各家各户自己接电线,在每层楼安装灯泡,导致一层楼有9个灯泡之多。不仅经常因为难以分清各自的权责出现各种矛盾,电线还经常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她告诉南都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安装智能感应灯之外,还需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安装公共电表。“除了这一栋,我们还有好几栋楼有这种情况。但是居民不太愿意牵头,所以我们居委会就帮助居民打通‘最后一公里’,主动和南方电网沟通,了解各项手续,让居民签名同意,最后安装了楼梯灯电表并办理楼梯灯电费分摊,保证公共电灯能够长期使用下去。”林雨婷说。
据了解,协和社区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居民是老年人,所以本次培育提升的工作尤其注重适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林雨婷表示,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社区用防滑的拉丝地砖重新铺设了无障碍通道,此外还加装了路灯,方便老年人在夜间休闲娱乐。
“我有时候晚上会不记得拿快递,担心超时没取会被扣款。如果是以前的话,路灯又少又暗,黑漆漆的一片让人害怕,但是现在社区新装了路灯之后,整个社区都是明亮通透的,所以晚上几点去都不会害怕,也不怕看不清路。”看着社区的变化,居民李姨如是说道。
林雨婷表示,下一步社区还会在花基周围安装石凳,为老年人提供下棋、聊天的场所。此外,由杂物间整改而成的老人活动中心也已启用,将作为长者饭堂为老年人提供配餐。
1911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幼儿教育专家碧卢夫人创立了“慈爱幼稚园”,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协和学校,至今已有112年的办校历史,协和社区也是因此得名。“我们的居民有很多都是协和学校毕业的,他们对协和学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所以社区主要也是结合这一方面去加强人文历史方面的宣传。”林雨婷说。
同时,西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历史,在广州近代工业发展中,西村地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广州水泥厂、广州啤酒厂、西村发电厂等都曾聚集于此,不少从工厂退休的职工也居住在协和社区。因此,在此次培育提升工作中,协和学校历史与工业文化成为了协和社区深入挖掘利用的人文元素。
基于此,协和社区设计了一个融合了三种元素的LOGO——齿轮代表社区的工业文化,翻开的书本体现书香社区的特色,中间的一盏油灯则取自协和学校的校徽,寓意“点亮油灯,照亮他人,照亮自己”的协和精神。
如今,这一LOGO在小区内随处可见。为了解决华业里小区内楼栋错落、门牌号不清晰的问题,居委会还特地定制了新的门牌号,张贴在楼栋外墙,方便居民以及快递、外卖员辨认。
南都记者观察到,小区内有几处墙绘非常显眼。社区对原本破旧的两处围墙进行了翻新,并将协和学校的校史、西村辖区内的建筑等特色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墙绘之中。
其中,一幅以“百年协和”为主题,以砖红色调绘制了自1911年建校以来的悠长历史;另一幅则更加色彩缤纷,以“工业摇篮,华业辉煌”为主题,既绘制了拥有百年历史的广雅中学、协和学校的牌楼,又绘制了由广州旧水泥厂改建的西村悦汇城、广州啤酒厂生产的“菠萝啤”等现代元素。
此外,社区还将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花基进行改建翻新,设置了文化宣传栏,介绍西村街道近代工业的发展、深厚的科教文化底蕴,以及和西村有密切联系的杰出华侨华人。
李姨表示:“我自己在楼下等小孩的时候,我都会经过那些宣传栏。这些宣传栏像讲故事一样,介绍西村的文化和历史,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培育提升工作开展前期,社区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居民走访工作,采用多种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包括微信问卷、纸质问卷、上门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