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菜市书屋不只蔬香还有书香
屋外是人声鼎沸、蔬果飘香,屋内则是老少咸集、书香满堂。你一定已经发现,成都部分菜市场的某个角落里,“菜市书屋”悄然面世了。老人和孩子们齐聚一堂,在菜市书屋里看书选书、包饺子、说故事,方寸之间,美食和文化,交叠出独特而奇妙的美好氛围感。
让烟火邂逅书香。去年9月中旬起,成都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广旅局与各县(市、区)、成都益民集团等共同打造首批菜市书屋,并在2023年10月1日,建成开放了30个菜市书屋,商家、市民不出菜市就能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截至今年5月底,菜市书屋已经有了50多家,分布在成都19个县(市、区)中,由社区、社会公益机构等负责日常主理。
菜市场和书屋,有着深厚的精神渊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吃食,永远是人最原始最强烈的需求,也是一个人“充实”自己最质朴的方式。
菜市场,作为链接市民和食物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一个城市最真实的烟火气。宋朝时期坊市分治,“坊”是居所,“市”是街市,菜市由此得名。名画《清明上河图》里,也有类似的场景描绘,随处可见的沿街叫卖者,给生活在城里的人提供了方便。
行走菜市场,闻一闻最新鲜的瓜果,触一触最鲜嫩的蔬菜,和邻里讨论食物的烹饪做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钟淑教授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菜市场具备链接城市餐饮小商业的经济价值、居民社交休闲的社会价值,以及保育地方饮食传统的文化价值。原本,菜市场在中国社会,拥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文化意义。
而读书,则是精神层面的“充实”。书中自有珍馐在,人间有味是清欢。很多文化名人就是美食家,懂生活,让文化更接地气。“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早在宋代,苏东坡就懂得在有限的时光里,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去品味美食的韵味。近代以来,吴昌硕、鲁迅、溥心畬、于右任、胡适、郁达夫、梅兰芳、吴湖帆、齐白石、张爱玲、郭沫若、刘海粟、黄苗子、启功等都酷爱美食。张大千、汪曾祺更是用笔墨,将中华传统美食扬名海外。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门外是真实生活,屋内是安静的灵魂,菜市书屋,让味蕾和思想都有地方安放,让诗和远方与真实生活相融,思想的力量才能真正抵达真实的人,梦想扎根泥土,静待花开。
清晨天刚亮,菜市就已人声鼎沸,摊主倚守摊位一天,人流量少时,去借点书充充电,既是打发时间,更能学习技能。一位卖鱼摊主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因为菜市书屋有很多烹饪的书籍,他很快掌握了不少烹饪知识,给顾客荐鱼时,服务也更精准,“确实有助于销售”。
菜市书屋不仅承载摊主的精神生活,更承载他们的归属感。以前,摊主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带到摊位上,孩子只能在喧嚣中,趴着小板凳读书写字。如今,这些摊主的孩子们有了学习园地。在益民菜市东苑店,书屋是菜市场“五心驿站”的一部分,《昆虫记》《小故事大道理》《亲子共读好故事》等适合社区家庭阅读的书籍,吸引了很多小读者。商贩的孩子们可以安心在书屋读书,等待父母收摊;而带着小孩来买菜的居民,也能安心选购。
从这个角度说,菜市书屋甚至承载着某种微型营商环境。菜市场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是广袤市场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菜市场一头连着小农户的生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一头又连着城市小餐饮供给。而商贩本身,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外来人员,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为一座城市贡献力量。他们的子女去书屋自习,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优化了这座城市营商环境的“毛细血管”。
近年来,去菜市场体验当地生活,已经成为旅行的热门方式,菜市场的营商环境好坏,也越来越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平和的心态可以传染。当菜市场的“主人们”能够心平气和,没事读读书、安心工作,来菜市场的市民和游客,也更有可能在这喧嚣的烟火之地,收获轻松和愉悦。
菜市书屋说到底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蔬香连着书香,阅读“潜入”日常。不少书屋里,不仅摆放着文学、社科和菜谱、育儿、养宠等老少皆宜的书籍,还设置了茶饮、休闲区域,有的书屋周边,甚至配备了理发店,让人们排队理发时,也能和书籍撞个满怀。
更重要的是,菜市场数量众多,且大多开在闹市,是与生俱来的居民公共空间。如今,菜市书屋,则会让公共空间增添更多文化味。
这里托底公共文化覆盖均等化。除了商贩,一老一小,往往也是去菜市书屋的主力军。过去,公共文化服务相对集中在区以上级别的图书馆,或者是一些独立书店中,但图书馆的覆盖面不如菜市场大,独立书店的受众又往往难以触达老人等群体。距离近、抬腿就能去,是这类群体的重要需求。而开在社区的菜市书屋,能很好满足他们的公共文化需求。
这里拉近代际和邻里关系。端午佳节,老人带着孩子包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