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扎堆购物中心的优与忧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购物中心的“新标配”,它们不仅雄踞在视野极佳、客流量最多的一楼边厅位置,甚至没放过中庭过道的绝佳位置,搭起展台成为一楼的“门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全国已有超5000家新能源汽车商超店,分布在247个城市的2200多个购物中心里,入驻了5家或更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购物中心达300家。
作为品类新血液,新能源入驻购物中心带来了两份礼物,即短期内的“账面回报”、长期的业态升级。
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偏爱购物中心租金最高的一楼,为了能摆放下几款汽车产品并保障充足的动线空间,部分品牌还会占据两个门店,品牌对门店的要求,明显带动了购物中心租金收入上涨。
此外,汽车的品牌效应还为购物中心带来客流,进而带动其他品类的销售,有利于整体销售额增长。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部分购物中心重点扩容的品类之一,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副总经理钱骏杰曾表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新能源车已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商场理念更新、业态更新的走向。
上海天空万科广场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是项目招商关注的重点业态。
目前已有购物中心选择抓住机会,例如上海长宁的龙之梦,其新能源汽车街区经过多期拓展,占据商场超5000平方米空间。
于汽车品牌而言,购物中心的门店面积小、门店功能相对单一,不需要提供交付、售后,能减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运营成本压力。且自带客流的购物中心,也能为品牌提供线下“刷脸”的机会,触碰到人群密集中心,挖掘潜在用户的同时提升品牌力。
于购物中心而言,伴随新品类爆发带来的商业机遇一同到来的还有更多运营挑战,如何完善动线布局、如何保障用户体验等诸多问题已经凸显。
新能源汽车入驻购物中心的本质,是汽车品牌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后,衍生出的供需关系变化。
当供给侧增多之际,汽车品牌想要被消费者看见,就要摆脱传统“人找车”的逻辑,即通过城市边缘的4s店布局辐射全城市消费群体,向“车找人”方向靠拢,即让门店出现在人群密集区域,让门店充当线下广告位角色,增强曝光度。
据艾普思咨询数据,新能源汽车关注者中,24-30岁的用户占比43%,31-40岁的用户占比34%。另据懂车帝发布的《2023新能源汽车女性用户洞察报告》,女性驾驶者数量在持续增加,女性群体对新能源车的偏好程度到达66%,显著高于男性,比如深圳特斯拉的女车主已达到50%。
此外,相比油车重驾驶体验,在边缘区域4s店的试驾体验促成转化率,新能源汽车则更偏向驾乘智能化体验,只需在车上便能感受智能化系统,对试驾需求较弱,更“聪明”的新能源汽车才是转化率的重要因子。
因此,新能源汽车品牌更适合人流量尤其是年轻人旺盛,且相对静止的空间,购物中心刚好能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对线下选址的需求,而重装修、重“逛”的体验,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但这波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泼天富贵”,并非是所有购物中心都能从中“掘金”。
从当下新能源汽车入驻购物中心来看,其偏爱的方向为:不追求客流规模;尽量选择客流分布较为均衡的购物中心;偏向区域中心型购物中心而非城市地标级购物中心。
于新能源汽车品牌而言,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和门店接待能力相匹配,保障每一位顾客进店后的服务体验。
毕竟,从购物中心进店的顾客充满随机性,大部分消费者对品牌、产品了解程度相对较薄弱,因此“一对一”式讲解更能传递品牌理念,讲清产品性能。
所以客流规模较大或客流分配不均衡的购物中心,并不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首选。
从购物中心的“梯队”来看,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喜欢区域型的购物中心而非超高端的地标级购物中心。
高端购物中心成本更高,不利于总体运营成本;其次,区域型购物中心已经帮品牌做好第一轮“筛选”,其客群标签更偏向一家三口、情侣、居家、消费力较高。这些标签刚好组成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客群。
例如,北京的五棵松华熙Live、朝阳合生汇、蓝色港湾、长楹天街等购物中心都已经集结了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了解,2024年前两个月,朝阳合生汇的新能源汽车展厅销售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加20%。
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偏爱购物中心的类型已经十分清晰,“被选中”的购物中心迎来新一轮的业绩提振和业态迭代。
业内通常认为,6%是购物中心空置率的警戒线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