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0-82549999
PG电子官方 关于PG电子网站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pg电子网站
联系pg电子网站
电话
020-82549999
邮箱:admin@567kai.com
地址:PG电子试玩入口广东省广州市

居家服饰

别再说“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秋裤”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了!

发布时间:2024-10-30 08:32:30 点击量:

  “故垒西边,人道是,天冷要穿秋裤”“小楼昨夜又东风,不穿秋裤难过冬”。霜降已过,各地开始大面积降温。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衣柜里,秋裤隆重登场。这种穿在内裤与外裤之间的贴身裤子虽不起眼,保暖效果却相当优秀,将秋衣扎进秋裤里,秋裤扎进袜子里,身体的热量马上被牢牢锁定。

  无论南北,秋裤的造型、材质基本一致,只是叫法不同,比如东北叫它“线裤”,江浙沪叫它“棉毛裤”,也有的地方叫它“卫生裤”“衬裤”等等。

  秋裤尽管常见,关于它的来源却众说纷纭。最早取得秋裤设计专利的是一名加拿大人,而在此之前,西方已有穿两层裤子的传统。因此有人说秋裤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不过也有人认为秋裤只有中国人才穿;甚至还流传着“秋裤阴谋论”。那么,究竟真相是怎样的?

  秋裤“舶来品”的传说,常常伴随着一个观点:在秋裤传入之前,中国古人本来是非常耐寒的,冬天经常身穿单衣、赤脚穿草鞋或是木屐,在雪地上潇洒地行走。但实际上,如果不是赤贫阶层,或是彰显不羁的个别隐士,这一造型更可能出现在物产不那么丰富的某近邻岛国。

  中国古人过冬时,只要财力允许,御寒衣物相当丰富。不仅上身要披斗篷、穿厚袄,下半身同样要穿类似“秋裤”的保暖裤子,只是不叫这个名字而已。

  在先秦时期,古人称为腿部御寒的服装叫“胫衣”,穿在裙裳里面,它的造型无裆无腰,只是两个套在小腿上的裤筒,上面有绳带固定,可以系在腰上。《拾遗记》记载张仪、苏秦好学的典故,“遇见《坟》《典》,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体现出大腿部位是没有衣物遮盖的,才能在上面写字。

  后来,胫衣逐渐演变成联腰、上面开裆、下面有裤腿的开裆裤,叫“袴(kù)”,也写作“绔”。早期的袴主要用来护腿,《韩非子·外储说》中写道:

  “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冬不失袴。’”

  原来,这孩子的父亲因犯罪被砍掉了小腿,他却炫耀冬天省了袴,让人哭笑不得。

  古人在冬季穿的袴通常很厚实,可以看作保暖秋裤的前身。目前发现最早的袴实物是1982年从江陵县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袴”,刺绣精美,设计舒适。绵袴的腰与袴腿上部相连,后腰敞开,形成裆口不闭合的开裆裤造型。和现在常见的婴儿开裆裤不同的是,袴的臀部和大腿位置也是敞着的。这条绵袴并不是直接外穿的,出土时外面还套着一条裙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穿的合裆长裤传入中原,并逐渐推广开来,外形和现代的秋裤更接近了。裤装适宜骑射,最初在军队中普及,因此古人用“坏裳为袴”代指从军,将平民的下裳改为士兵穿的裤子。这种合裆裤又名“裈(kūn)”,原本是劳动者穿的短裤,《事物掌故丛谈》中写道:“古时袴长而裈短,袴无裆而裈有,后世既统称为袴。”

  对古代普通百姓来说,可以御寒的衣裤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但如果囊中羞涩,往往顾了上身就顾不了下身。东汉时期蜀郡太守廉范废除了禁止晚上点灯劳作的法令,为百姓提供了便利,当地人作歌赞美:“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歌五袴”常用来代指民众歌颂地方官的政绩。《世说新语》里记载韩伯幼时故事,讲他小时家中贫寒,母亲为他做了短衣,说改天再做夹袴,韩伯说:“既着短衣,不须夹袴。”

  自汉至清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尽管裤子的制作和穿着细节有所变化,不同季节穿着的裤子也有单、夹、棉之分,但基本结构并没有太大差别。传统的中式裤子有着宽腰、大裆的特点,无论胖瘦都能穿,裆部也不分前后。穿的时候需要将裤腰收紧,把多余的腰围折叠在腰部,用腰带系住,网民戏称为“缅裆裤”,现在已经较为罕见了。

  为了保暖,“叠穿”裤子并不少见。罩于合裆裤外、裹住小腿的“膝裤”,从宋代到明代均有流行,还有连着袜子的“膝袜”。膝裤内层的贴身裤子,当然也可以视为一种秋裤。秦桧死后,宋高宗曾对杨郡王说:“朕今日始免得膝裤中带匕首矣!”明代膝裤主要为女子所穿,罩到脚面位置,“冬月,膝下或别以绵幅裹之,或长其裤以及之”,《西游记》里写到通天河畔童女陈一秤金“腿上系两只销金膝裤儿”,《醒世姻缘传》里也写到“白布膝裤子像地皮似的”,可见膝裤在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女性中都有普及。

  清代人习惯在裤外加穿一层长至大腿的“套裤”,没有裤腰和裤裆,裤腿的上端缀有带子,穿着时系于腰带上,下端裤脚位置也有带子,天冷时可以扎紧防风。套裤不仅能保暖,还具有装饰衣着和提升衣品的效果。正如老舍在《正红旗下》中写的:

  “二姐找出父亲的那双枣红缎子套裤。套裤比二姐大着两岁,可并不显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