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胡光俊:蜀锦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织造技艺守护者
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人,出生于1949年7月1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蜀锦蜀绣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联盟非遗文创专家委员会专家。
2008年至今,在胡光俊的带领下,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生产了一批蜀锦锦画、服装、文创产品等,多次在国内外各类展评中获得金奖、银奖和创新产品一等奖,为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蜀锦,专指蜀地(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物,因其色彩明艳、织纹精细、花型饱满、质地坚韧而闻名,位居中国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之首。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蜀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国家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蜀锦不仅是代表成都历史的文化名片,也是天府文化中历史与智慧的象征。
提起蜀锦,胡光俊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能和蜀锦打上50多年的交道。
1971年,胡光俊被分配到成都蜀锦厂工作。经过4个月的学习,同期进厂的6个人被分配到不同车间,胡光俊被分配到了穿吊组。回忆起那段日子,胡光俊表示:“穿吊工作很辛苦,不是什么香饽饽,而且组里的师傅们年纪偏大,聊不到一块去,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犟脾气的胡光俊没去报到,索性在家痛快地玩了3天。
不曾想,厂办主任直接找上门来,对胡光俊一番劝说:“按照厂里规定,连续旷工15天,就要开除,如果你规规矩矩地去,旷工这3天就算了。另外,厂里是看你比较灵醒,才把你安排到穿吊组,给你找的师傅也是西南技术最厉害的,这是厂里对你的看重。”胡光俊不想失去工作机会,只好打起精神,去穿吊组报到。这一去,他就开始了与蜀锦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胡光俊性格中有一种“犟气”,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到穿吊组后,他不但踏实肯干,而且爱思考、钻研,很快就从一个“生手”转变为“熟手”。
他的师傅叶乃树是位传统的老手艺人,不善言辞,而且脾气有些暴躁。对蜀锦织造技艺很感兴趣的胡光俊,每每看到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穿吊工具,就好奇地询问工序原理。叶乃树极少回应,被问烦了,就生气地说:“你咋这么多问题,不会动脑筋自己想!”
师傅虽然技艺精湛,但是只会“身教”,不善“言传”,这让胡光俊犯了难。他向厂里的师兄师姐打听到,当时的成都纺专学校有讲蜀锦织造技艺的教材,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从青羊宫走十几里路到三瓦窑借资料。那时,成都的郊区还没有通公交车,往来全靠步行。学校的老师给他找了几本油印教材,尽管书里的介绍都是泛泛而谈,但胡光俊也从中初步积累了一些理论知识。
成都蜀锦厂的工人分工明确,上班时间不允许串岗。为了熟悉全套的蜀锦织造技艺,胡光俊下班后就到其他车间去“偷师学艺”。当时他还没有结婚,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这也为他自学掌握蜀锦织造技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975年,成都市政府给成都蜀锦厂下发了研制喇叭布的任务。当时国内还没有相关生产技术,喇叭布全是依靠进口。接到任务后,厂里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负责喇叭布的研制,胡光俊的师傅叶乃树就是其中一员。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眼看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喇叭布的研制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一天,胡光俊下班路过设计室,看到里面围着一堆人在争论喇叭布的织造方案。听着听着,他有了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采用‘双造’法来织造?”入厂仅4年的胡光俊在一众资深设计师面前毫不露怯、侃侃而谈,“就是把一个提花机当成两个提花机使用,假设一个提花机上有1000根纹针,将其分为两区,第一区是1到500,第二区是501到1000,等花区排列的时候,就可以分段分区进行穿递。”他的话清晰明了,叶乃树一听就明白了,回去和另外两个厂里的老师傅一起,成功织出了喇叭布,填补了当时国内喇叭布生产的技术空白。
成都蜀锦厂发展到鼎盛时,有织锦机505台,工人2800多人,生产出的蜀锦产品远销海外,是成都轻纺行业的创汇大户。未料风云突变,2003年,成都蜀锦厂被成都蜀锦文化有限发展公司收购,厂里的职工被遣散,数百台织锦机和凝结了无数匠人心血的花本被当作废品卖掉,高大的厂房也被夷为平地。
在成都蜀锦厂工作了32年的胡光俊失业了,为维持生计,他甚至还喂了两年猪。在与蜀锦打交道的日日夜夜,胡光俊早已对这项古代的“高科技”产生了深厚感情。他深知,全盘掌握蜀锦织造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技艺在自己这一代中断、失。